壓電陶瓷剛度
陶瓷剛度與它的橫截面積A成正比,陶瓷剛度隨著陶瓷長度L0的增加而降低。
例:橫截面積5×5mm2,長度為9mm的剛度為
橫截面積不變,長度變為18mm,剛度則變為60N/µm。如果致動器的橫截面積為10mm×10mm,長為18mm時,則剛度值為240N/μm。
但是以上的公式不能*反饋實際情況,因為剛度還取決于如何使用(動態、靜態操作),環境(負載、供電參數、小信號或大信號操作),這樣可以改變兩個或者更多的因素,因此這時候的公式僅能粗略的給出預期的性能。
然而實際情況下剛度還受到其他方面因素的影響,比如電極是如何連接的。如果電極沒有連接,那么能量沒有辦法消耗,這時候剛度具有大值。
A 短路連接 B開路連接
如一個10mm×10mm×20mm的壓電陶瓷電極未短路時,剛度值約為450N/µm,而電極短路后,剛度值約為200N/µm。這是因為機械的壓力會產生電荷負載,在電極短路時,電荷可以流動,從陶瓷塊中消除。而在開路的情況下電荷保持在陶瓷中積累,機械操作使得電極處產生電壓,這個相當于壓電陶瓷內部產生了電場,這個電場使得壓電陶瓷穩定,阻礙其壓縮,因此開路時剛度較大。
結論:
A方式引線短接,相當于電壓控制,機械產生的電荷相對流動來保持壓電陶瓷兩端的電壓恒定,電荷被消耗。
B方式引線開路,理論上相當于電荷或電流控制,機械力產生的電荷存留在壓電陶瓷內,壓電陶瓷電壓隨著負載力的變化而變化。
開路電流控制的優勢主要在于動態位移控制。
更大的系統剛度可以通過閉環位置控制獲得,相較于閉環控制,開路電流控制的響應速度更快。
封裝壓電陶瓷的剛度
參數表里的剛度數值是移動端受力損失的位移,通過移動端或前端殼體外螺紋與外部機械結構連接后,整體的剛度降低,因為力的傳輸包括了陶瓷和殼體,在理論分析時需要將這一點考慮進去。
系統整體的剛度取決于所有的機械部分:比較弱的點經常是設計中連接結合點。
放大機構促動器的剛度
機構放大式結構促動器整體的剛度會降低。
出力約為壓電陶瓷出力的1/n,整體的剛度降低到大約1/(n×n) (基于陶瓷的原始參數),n為機構放大倍數。
**參數表里的剛度數值是小信號電壓控制下測得的,一定要注意剛度有±20%的公差,參數表里的數值只用于理論分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