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水轉印設備在轉印過程中,薄膜皺褶是影響產品質量的關鍵問題之一,可能導致圖文扭曲、斷裂或表面不平整。為避免這一問題,需從設備操作、工藝控制、材料選擇及環境管理等多方面綜合優化。以下是具體解決方案:
?

一、設備操作優化
控制薄膜入水角度與速度
入水角度:薄膜應以水平或接近水平的狀態平鋪于水面,避免傾斜或垂直入水導致局部受力不均。
入水速度:采用勻速、緩慢的下壓方式(如機械手控制),速度過快易引發水流擾動,使薄膜褶皺。
案例:在圓柱體工件轉印中,通過固定工件于轉動軸上,以35度角勻速下壓,確保圖文層平穩轉移。
精準調節水壓與水流
水壓控制:轉印槽內水壓需穩定,避免因水泵壓力波動導致薄膜浮動或皺縮。
水流管理:在薄膜入水前,可短暫關閉循環水流,待薄膜鋪平后再開啟,減少水流對薄膜的沖擊。
設備設計:采用恒溫水箱(鐵板或不銹鋼焊接),確保水溫均勻,避免局部溫差引起薄膜收縮。
二、工藝參數控制
活化劑噴涂均勻性
噴涂方式:使用霧化噴槍均勻噴涂活化劑,確保圖文層與載體薄膜完全分離,同時避免局部過量導致薄膜軟化過度。
活化時間:根據薄膜類型(如PET、PVC)調整溶解時間(通常50~140秒),時間過短易導致轉印不完全,過長則可能使薄膜變脆。
承印物下壓角度與力度
下壓角度:承印物應以35度~45度角勻速下壓,減少水流對薄膜的橫向沖擊力。
下壓力度:通過機械手或氣動裝置控制下壓力度,避免因壓力過大導致薄膜拉伸或皺褶。
案例:在金屬工件轉印中,采用分段下壓工藝,先輕壓固定薄膜邊緣,再逐步加壓完成整體轉印。
三、材料選擇與預處理
薄膜質量要求
厚度均勻性:選擇厚度偏差≤±0.01mm的薄膜,避免因厚度不均導致局部受力差異。
抗皺性:優先選用高彈性、低收縮率的PET或PVC薄膜,減少轉印過程中的形變。
承印物表面處理
清潔度:轉印前需徹底去除承印物表面油污、灰塵,避免因雜質導致薄膜附著不牢。
底漆匹配:噴涂與承印物材質匹配的底漆(如塑料用ABS專用底漆,金屬用防銹底漆),增強圖文層附著力。
四、環境與輔助措施
水溫與濕度控制
水溫:保持轉印槽水溫在25℃~30℃,避免因水溫過低導致薄膜硬化或過高導致軟化過度。
濕度:轉印車間濕度應控制在40%~60%,防止靜電吸附灰塵或薄膜吸濕變形。
輔助工具應用
導流板:在轉印槽內設置導流板,引導水流均勻分布,減少渦流對薄膜的干擾。
壓網:在薄膜入水后,可短暫覆蓋細孔壓網,幫助薄膜快速展平并吸附于水面。